1934年-1966年 罗常培时期

1934年刘复先生逝世后,罗常培先生接任主持语音乐律实验室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北大南迁到昆明,与清华、南开合并为西南联大,在条件艰苦,仪器缺乏的情况下,依然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复校回到北京,实验室恢复工作,1950年6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时该室划归语言所,留在北大中文系的只有罗先生新从美国带回来的一部钢丝录音机。五十年代中,为配合汉语方言课,由甘世福讲授语音学,购置了浪纹计等设备,由王福堂负责管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作完全停顿直到1978年才重建实验室。


1936年罗常培先生调查临川语音,使用浪纹计和声调推断尺完成了《临川音系》这部专著。西南联大时期,罗常培先生组织人力开设了与边疆语言调查相关的课程,在仪器缺乏的情况下,坚持进行对边疆语族的研究,收集了许多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做了许多实际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语言学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50年代后期,在下厂下乡开门办学的浪潮中,林焘、王福堂等也曾在城子煤矿用钢丝录音机等设备进行语音教学和推广普通话。

这个时期的仪器设备主要有:浪纹计、钢丝录音机、电唱机、示波仪等。